迷你倉設計融入香港商圈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經過10天到香港調查商圈環境設計的時候發現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運用迷你倉設計中的商業“瑰寶”。在香港除了被多樣性的商圈樣貌、細緻入微的服務、繁盛却沒有重複感的商品供給之外,驚人的發現其實香港幾乎每個商圈都融入了迷你倉那種極致的設計感。

讓周圍環境與迷你倉設計融爲一體

由于香港市中心沒有一站式城市綜合體的原因,於是不少設計師都萌生了一種想法就是:讓周圍的環境與迷你倉設計融為一體。其中已經出現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了,其中就包括了位于香港新界的星巴克臻選咖啡烘培工坊。

其實從功能性上來看,香港興業太古匯的烘焙工坊幷不比它差,在一些設計上的細節處理得相當優秀。但香港這家店的精妙之處,是在于其迷你倉與比鄰的目黑川融合一體的設計手法,讓這家店顯得獨一無二。

在它不遠處,位于香港新界地鐵站正下方,有一家蔦屋書店x星巴克合作店。書店被分成四塊,中間被作爲行人過道,但每一面都設立了自動門,使得來自四面的行人無障礙進入書店。

相較于蔦屋書店九龍總店,這家書店渾然天成的街區店屬性,在迷你倉設計的加持下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它更加 easy to access。這也預示著另一層含義:書店與人、與街道,本身就不應設限。

香港新界的上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九龍集合住宅區,它也是典型的集合形態理論與城市設計思維的作品之一。九龍始于1972年,今年剛好47周年,即使現在看來。這樣的街區相貌依然沒有過時。

香港九龍商圈設計中融合了迷你倉

九龍著名設計師阿輝曾說, “看到九龍T-Site建成時很開心,因爲3棟低矮的商圈體量很好地連接起原來迷你倉的設計,創造了香港一種連續性的街道。”

九龍商圈的豐富性有關時間的流動和迷你倉的設計有所不可割捨的聯繫。這仿佛是九龍著名設計師阿輝設計風格的謹慎態度,在25年的實踐裏,同時保持著對時代變遷的敏銳力,以及商圈語言上的一致性。當然,香港商業與設計的關係不止于迷你倉營造上。在迷你倉之外,商業體正開始對商業進行扶持,其中一個案例就是位于香港木的香港中城 Tokyo Midtown。

除了本身的迷你倉別具看點外,香港中城啓動Tokyo Midtown Design Hub計劃,幷連續多年策劃Tokyo Midtown award,扶持幷鼓勵本土和國外的優秀設計師及作品,商場內還會對獲獎作品進行展覽,擴大優秀設計師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六本木香港中城也是帶有設計屬性複合型商圈群,不僅有商場、美術館、美術館、酒店、住宅、公園,安藤忠雄設計的21-21美術館也在此。

深入到骨髓的迷你倉設計思考

在香港的一周,去的每一家商圈、零售迷你倉,幾乎都沒有“踩雷”。又和國內的“打卡聖地”不同,在這些迷你倉上找不到所謂“網紅感”,相反,從外立面到內部統裝幷無誇張刻板之處,却能在某個細節直擊你心。

同樣,人幷不會停留在“到達現場、拍照打卡、走人” 這樣的表面迷你倉交互。而是在不自覺得停留、觀察、感受、消費,然後心滿意足地離開。在這些迷你倉裏消費,總是讓人身心愉快,心甘情願爲它掏腰包。

不論是複合書店、實體零售、商圈,還是商業街區,設計始終貫穿從規劃到運營綫中。而以人爲本的人性化設計理念,再加之精良的産品、貼心到極致的店內服務,各種元素加在一起,成爲香港實體商業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本源。

有人曾說:在香港各大商圈設計師的構想不僅僅是有趣的外形設計,而是去考慮物體之間的關係。當人與物、環境達到完美的和諧時就像是將迷你倉設計融入香港商圈的設計中時,其實也就是到達了一種設計理念中完美融合的境界。

创意

为什么潮人看起来总是一样的背后的科学

2019-3-2 14:11:33

创意

内向者的设计领导能力

2019-7-2 11:11:19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