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Winning Culture”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文/德鲁伊

因为我足够老了,其实蛮多人,和我咨询或探讨,关于职场啊、人生啊的问题。我多数时候是含糊其辞的。

人生际遇不同,情境殊异,性格决定命运、原生家庭决定性格、经历决定阅历,最流行的几个重点论起来,你的建议或说法,隔靴搔痒都做不到,更别说直击心灵了。再加上顺势应境的问题,实事求是的问题,时运、机遇的问题,变量不可控、权重未明,建模就是泡影。

现如今,竞争是无处不在的,甚至成了每个人骨子里的血性。传统文化倒是想回归,但每个人都被着力培养得充满狼性, “温良恭俭让”渐行渐远。这是个喜忧参半的事,让我们自己在矛盾里纠结,也让我们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教育自己的子女,或者给别人人生的建议。

前几日,帮朋友的教育机构撺个导语,想了半天,搞了个“优秀是一种习惯”,这是个正反话,一是要培养能良好促进或能达成优秀的习惯,二是把优秀当做理所应当的事情,所谓的内驱力。

和另外一个朋友说起这事,朋友说:“Winning Culture”“ “Winning Team ”,突然觉得挺对的,但貌似我们的文化不甚倡导这些。

西方人在评价运动员时,常会使用一个在中文语境下有些生僻的名词组合 “赢球文化Winning Culture”。譬如在球员选秀的球探报告中,常有类似“从小在充满赢球文化的环境中成长”的描述。这听起来有些玄学的说法,却早已成为衡量运动员心理成熟度的重要标准。甚至一个球队也一样,也有赢球文化和属性。冠军是实力问题,赢球文化就是信念和习惯问题。

我们比较推崇卧薪尝胆、破釜沉舟之类的,逆境逆商,无可厚非的事情。苦日子过久了么,寒窗苦读、悬梁刺股是标配,努力一定会成功,哪怕总是惨败,终有成功胜利的一天。

但中国人很辩证,又发明了一词叫“敢于胜利”。等等,胜利不是水到渠成么?这个“敢于”,又是什么鬼?那是不是存在那种,万事皆备,东风劲吹,还是胜利不了的?

想想周边的人,有几种还真需特别注意,不是关注而是如何躲避。

有些人天生负面似的,真是那种书读的越多越反动,讲起来总是能负能量满满,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人性是惨不忍睹的,阴谋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是无比残酷的……,人家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们是三句话就提残酷。带着“自我”读书生活、带着情绪分享或指点江山。看似独辟蹊径,实际上千篇一律、言之无物。这样的,细细问起来,多半失败的挺习惯。

有些人充满希望,阳光而正向,人生总要成功也是必须的,干饭人干起来。这个不行换那个,这行不行换那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反正成功永远在不远处等着我,笑语盈盈,含情脉脉。希望是白日梦来的,理想无限接近幻想,别人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他们是幻想走向幻想。这样的,多半是怯于成功的,模拟成功却永远少点胜利。

经历多了,也学会远离这些人了。反过来,离这些人远了,离“Winning Culture”也就近些了。亲近那些有“Winning Team”经历的人,那些浸润过“Winning Culture”的人,会给你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教育如此、生活如此、工作如此、人生怕也如此。

从习惯胜利的人处学习,失败者的教训可以了解,但学会不从失败者那里探讨咨询问题,这事总还是简单些。这不是简单的赢者通吃,这是远离输者文化,虽然胜利不是靠信念就可以拥有的。

这个世界本身没有所谓的本来,谁也无法穷极真相和真实。但让优秀也好,成功也好,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个团队的特性、个人的特质。总还是有迹可循的。

想想你周边的人,如何远离和识别那些不具有“Winning Culture”的人,或许是你人生的第一步吧。

文字

即便最了然

2021-2-6 7:47:00

文字

谈谈关于情感

2021-2-6 20:59:06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