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人生的实在?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文/文昌

每一天都是值得纪念的,虽然2021年已经过去,时不时回头看看,拾掇拾掇点蛛丝马迹总能证明自己来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久了也难免落入窠臼,慢慢的,曾经的那份激情渐渐淡去。

从长远看来,一时的激情和波澜放在未来三五年里,大概是烟花的转瞬,于是更加相信耐心和持久的力量,何以抵抗外在的变迁?无非是在偶然中寻找必然,持之以恒地在某些方面精进,享受当下的热爱和专注,相信到最后,所得皆是所想,或早或晚。

1. 关于阅读

最近时光读书甚少,偶然翻得《未来简史》拾得几个新鲜的概念就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才意识到有些时间没有静心阅读了,颇有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的新奇。

八月里的一周读完《邓小平时代》后有点魔怔,阅读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太多的力量,然后放下书本,彻底地委身于现实生活,与朋友相聚或者投身到技术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如此状态下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总觉得人变得轻浮了不少,于是将久违的阅读重新提上议程,起伏之间倒也可以品味阅读的益处,优秀的书籍给人以力量,真知灼见能够帮我更好的看清问题的本质,如此也就省去了很多现实的琐碎。

我们无法将自己从现实的椅子上搬起来,于是得借助外部的力量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我们走过的路上踏满了别人走过的足迹,于是要循着他人的足迹到达终点,书有千万种,满是他人的总结和记录,不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领域,以专业的态度探索一二,系统的学习和刻意练习,然后通过现实的实践与理论相互校验迭代,超越现实的束缚只是时间问题。

阅读是种能力,它是个慢功夫,即使快速阅读的能力也是积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的,长篇的阅读能力也是需要练习的,在我看来阅读可以对抗网络世界的信息的琐碎。算法迎合着人的喜好,不断的用信息来填喂用户,即时补偿的快感让人无法自拔,谈不上有效积累,。当然如果按照自己的意图将琐碎整合起来,为自己的目标服务,那也是不错的工具,但大多还是比较容易迷失其中,对于无法控制诱惑,尽量远离不失为一种办法。

尽管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并不意味着纸上功夫就值得抛弃,那是更庞大的世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可偏废,两者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成就个人的系统。

2. 关于体验

到底何为人生的实在?我们到底应该去追求什么?什么事情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能做?整体来说人生本无意义,不过是各自填满。因为共同的诉求和理念,在少数人的组织下,实现个体合作构建出整个社会,从而有了部落,族群,国家,甚至联合国,到最后形成地球村,面向宇宙。人类社会要不断进步需要社会理想。

那么回到个人呢?虚空和痛苦是难免的,快乐和幸福的体验也不会从一而终,在波澜起伏之间,我们需要做点事情,在做事中与自己交互,与人交流,与世界对话,在不断的冲浪中探索自己的边界,扩大自己的未知,于是志向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到底想要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并愿意为此付出哪些长期的努力?

以上均无明确的标准定论,但是有最佳实践值得参考,如果说人是在追求各种体验,那我们不妨将体验分为两类,在这里推荐《人人天使》里的说法:

“人的一生只是一场电化学反应的体验合集,各种各样的经历都可以解释为内部的电化学反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可以留下点儿东西,比如我们的思想和作品。那些体验本身被分为被动式体验和主动式体验。一切能用金钱买来的都是被动式体验;一切必须要刻意练习、不断进阶、不断提高的体验就是主动式体验。看电影、做按摩、买名牌皮包或豪车都是被动式体验;弹钢琴、滑雪、做奥数、下围棋、开赛车、创办企业、做公益等都是主动式体验。被动式体验的愉悦感衰减非常快,哪怕是买了私人飞机,兴奋感也会很快衰减到正常值;主动式体验的愉悦感却可以无止尽地提升。比如,从跆拳道初级选手一路升级到黑带,要经过多年的刻意练习,但每升一个台阶都是一次愉悦的体验。就算跆拳道的体验达到了顶点,我们还可以选择吹萨克斯、驾驶飞机、攀登珠峰等其他主动式体验去征服。”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至少我们眼下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他人的辛苦付出,通过经济交换融入到社会,享受到现代社会的福利。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应该创造点什么?我们总该为外在做点什么才能更好的加深体验。以上理论是解了我的惑,我们到底应该追求点什么,阅读扩大自己的眼界,通过做事提升自己的技能,在与外在交互的过程中更好的体现个人的存在和价值,如果能留下些思想和作品,那就最好不过了。

3. 关于书法

前篇提到最近开始练毛笔字了,三个月过后,一瓶500克的墨汁练完,才微微有了点感觉,在此也顺便推荐B站《陈忠建书法课堂》,视频非常完整,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基本笔法入手,再到现场临摹《多宝塔碑》,一笔一划,老老实实照着视频写下来,不断地比对纠正,直到自己满意为止,然后再下一个字,写字是件急不得的事,稍微走神,心不在焉,都会在笔画上体现出来,书法讲究笔画和控制。

书法和跑步一样都可以非常直观的呈现,好不好,行不行,一目了然,偷不得半点懒,无法速成,也不能心存侥幸,喜欢这份诚实的要求,逻辑非常简单,就是脚踏实地的练习,硬生生形成一道护城河,明明很简单,在时间的加持下,一般人就是做不到,无形之中形成了门槛。

提这件事情并不是要炫耀什么,而是想分享关于这件事的纠结背后,对做事准则的思考。写字是件费功夫的事情,每天一张纸写完下来需要45分钟左右。随着年岁的增长,自认为时间成本越来越高,每天有这个时间,可以阅读实现思维认知的提升,学习论文看前沿技术的发展,但写字是件信息量很低的事情,甚至还不如孔乙己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可以炫耀,对于现实生活其实没有太多可见的收获,纯粹兴趣爱好,跟现实的努力赚钱论调格格不入,那到底图个啥呢?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不好吗?或许是长期有之的惯性思维,我们总该做点有用的事情。这里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尺度问题,什么才是值得去做的事情,练习书法是技能的提升,过程中也很享受思维的真空,一笔一画享受练习得到的直观反馈,跟跑步喝茶并无太大的差别,都是个人修炼,那为什么对此还会耿耿于怀呢?

与朋友聊天才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问题,太在意个人的得失,过分功利的总想获得点什么,另外就是欲念太强,时间有限的,而想做的太多,顾此失彼还是稀缺心态在作祟。和喜欢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是很幸福的,但又担心沉溺其中无法自拔,过分在意自我,无法完全将自己交付出去的纠结,这也是内心里的小九九吧。

讲到这里就不纠结了,享受其中的专注和安心,又能在书法细节里面体现出字体笔画和结构的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回归,诸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至于想获得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级别,那已经不重要,享受其中本身就是种回报吧!

4. 最后的话

2021已经成为过去,过去一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每年这个时候都会预谋着“再见20xx, 你好20xx+1”,回头想想,多少有些矫情,日子总归是要一天一天过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在长期主义的支撑下,每天都朝着目标不断前行,还是得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断历练,我们终归会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

文字

做个正常人

2022-1-10 9:09:00

文字

朱光潜:后门大街

2022-1-19 11:32:31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