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终将结束,那生命有什么意义?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文/四字儿格

试答亘古间最泛滥,最无用也最有争议的问题。

中学时代无比期冀修哲学,当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这门学科如此吸引我。后来发现当时正处于由内部为主的世界转为外部为主世界的年龄。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领域,从而焦虑于什么都不了解的自己。受不了自己不了解自己,也受不了自己不了解多维又繁杂的广阔世界。

可越读哲学越悲观的我渐渐发现学哲学的人普遍弥漫着悲观的情绪。这种主旨渐渐把我推离这个爱好。毕竟我希望了解世界的原因是想要成为更好的人,更开心的人,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开心的来源,也希望拓宽自己的世界认识更多能让自己开心的人。而哲学因其最核心,因其抽象到极致,却由此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一个永恒的未解之谜。

我想没有人能否认,哪怕世界上最开心的人,都很难说其一生都是愉快的。波动的生命曲线里,意气风发是一个又一个浪花的短暂顶点。平庸和苦难是全人类共通的情感。

也许因为我还处在单纯的环境里,也许因为成长中受到的教育,我是不大相信人性本恶的。我甚至会从生物遗传角度与人争论性恶论的不成立。我以为恶来自于所受苦难的人的宣发。源自于连当事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受苦难的折磨。缘自于“我自己不开心,因此见不得别人开心”。当这种隐性思维成为日常,才是恶的本源。

因此没有宗教信仰的我,蛮喜欢宗教积极之处的。三大宗教里所构建的社群和价值观的导向,其根本都是引导人行善。它把生命的主旨由“我不开心,因此见不得别人开心”导向为“我不开心,因此我了解不开心有多苦难,所以通过帮助不开心的人来充盈自己,从而使自己更喜欢自己而更开心”。这是一段更长的话,也是一个更长的逻辑。它没有前者来得直观,因此也更隐蔽,甚至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
事实上教育的主旨本当是提供更多对抗苦难的手段。除了提供技艺面对外部生活,还提供了抽象的兴趣来对抗内部的乏味。

太多次被问及中国“信仰的缺失”。在我看来,传统儒道思想中的核心与圣经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教导人们如何成为更完善、内心更强大的的人,从而平和对待世间,积极处理不完美的事物。而各个文化中反复出现类似于天堂地狱的观念,则是通过恐吓方式简单粗暴地使无法主观积极面对人生的人在预设规则内抵抗负面事物。
图片

我完全不想说教於行善是生命的意义。我只是觉得生命中一切积极的事物才是生命的意义。积极的事物是一切对抗漫长枯燥与磨难的根本。它可以是分段的,也可以是而贯穿一世的。非要说出贯穿一世的积极便是motif,是主旨,是指向,是动机。

我并不觉得任何人都需要找到足以忘忧一世的动力。随着兴趣的转化,认识的转变,不同阶段的苦难方式不同,动机也是会不一样的。找到贯穿生命的主旨只是简便方法,是一个答案。人在问生命的意义的时候,是亟需答案的时刻。不知自己亟待知道是为执,这可太让人难过了。毕竟人是想知道一切为什么的动物。

我想,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其他人也会提出其他答案,每个人最珍重的事物不一样,答案也会不同。

所以生命的意义大抵是一个人最珍重的事物,是足以让人否定生命中苦难与平庸的存在。

不能要求,但大概是希望每个人最珍重的事物是普世意义上积极的。

后记:说到最后,我为什么码了这篇字呢。不知道多少人在疫情期间被迫发掘内向性格。外向的我憋了一年以后在新一年开年终于崩溃,甚至抵抗去画室这件对我来说非常有趣的事情。一边打字一边想,大概是在给自己找在认定自己人生motif(责任)道路上开小差的借口吧,哈哈哈哈哈

文字

治愈空心病,我花了很长时间

2021-1-27 14:42:17

文字

桥上

2021-1-27 16:06:28

搜索